一、蓝莓消费市场在逐步扩大
在全世界范围内,蓝莓种植业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产业。得益于该水果的营养保健价值,供应量逐年增加,全球消费量也在持续增长。
美国是蓝莓的原产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蓝莓进口国。从20世纪 80年代到2010年,美国人均蓝莓消费量增加了十倍 ;而在最近的10年间,美国蓝莓平均消费量又增加了1倍。
近十年欧盟的蓝莓消费量也成倍增长。据 IBO统计, 2019年美国本国生产蓝莓16.8 万吨,进口达26.2万吨。
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消费能力增强,作为一个具有多种用途和营养保健功能的新型果品,蓝莓在我国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虽然我国近十年蓝莓产业发展较快,蓝莓进口量还在逐年增加, 2016年进口已达8000余吨,较2000年增长约45倍。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智利、英国等国的国际浆果公司到中国投资种植鲜食蓝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我国蓝莓市场的看好。
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促进了蓝莓消费,特别是冷冻蓝莓的消费。美国 Highbush蓝莓委员会主席Kasey Cronquist在2020年9月说 :“特殊情况发生之前,蓝莓的需求略高于平均水平。.对于冷冻蓝莓,我们已经看到需求上升并且保持强劲,比特殊情况爆发前要高得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更加注意自身食物构成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营养价值更高、能够提升身体免疫力的果品将更受消费者青睐。
二、鲜果市场国际化竞争加剧
蓝莓在发展之初,即有跨国企业进行规模种植,最近十余年的品种培育也已主要由专业企业推出,最有前景的品种通常需要交专利费。跨国公司注重品质,垄断品种,已形成了获得市场认可、可以影响市场价格的品牌。
蓝莓种植过去集中于北美,近十年已形成北美、南半球、欧洲和东亚等4个区域的多元发展格局。
在拉丁美洲,目前智利是市场领导者,但秘鲁有可能在未来两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蓝莓出口国。南、北两半球齐头并进发展的互补与竞争,其机遇和挑战性,将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阶段全球蓝莓种植面积发展迅速,但还没有实现足量供应,尽管如此,大部分国家蓝莓价格已大幅度下跌。
如南非最低水平出现在2019年12月,为每千克1.48欧元,四年前的最低价格是每千克12.70欧元 ;
西班牙2019 年4月和5月的蓝莓价格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甚至无法收回生产成本 ;
美国蓝莓的价格在2019年12月,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与2018年市场出现高价时完全相反,目前已上升到正常水平 ;
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平均鲜果价格下降了 15%,目前也已回到正常水平。虽然鲜果销售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但是价格回归正常后,市场应该有相当大的潜力。
早期蓝莓生产人工成本占到60%,我国还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最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外机械化采收和分选技术的提升,蓝莓在我国的生产成本与大部分国家相比已经不具优势甚至还略高。因此,在发展蓝莓生产时,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还需要进行经济效益的预测。
邓秀新院士提出了一个果树种植供需平衡点的经验公式:即果园门口价等于综合成本乘以2时,就是供需平衡点。
这里的果园门口价指的是基地的收购价,综合成本乘以 2后,高于这个价格说明供大于求,于这个价格说明供小于求。不能以销售终端的销售价格来计算果园收入。
蓝莓这类小浆果类果树的特点是越成熟风味越佳,从田头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越短越能保证其口感,所以鲜食蓝莓在离市场越近的地方发展,在果实品质上越有优势。目前我国蓝莓鲜果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南半球一些生产国。事实证明国内一些果园生产的高品质蓝莓鲜果更受欢迎,这也是跨国公司到中国发展蓝莓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发展鲜果应注意事项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蓝莓进口量逐年增加,市场空间较大。在中国种植蓝莓,靠近市场,对于蓝莓这类不耐贮运的果树,种植者是有一定优势的。提高单产以降低成本是首先需要重视和改进的地方,包括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的提高等,前面已有论述。
目前我国大部分种植基地所实施的技术与国际上蓝莓园采用的各项技术(如地表覆盖、行间种草、升温催熟、雨季防雨、冬季防冻、早春防霜、土壤增施有机质、严格调整酸度、防虫、防病、防鸟措施等)相去甚远。这样的果园其产品不可能与国际上的产品相抗衡。尤其是安全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不完善,使我们国家生产的果实达不到国外市场的要求,从而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也容易受到未来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等的制约。
蓝莓果实品质受天气和物流条件影响很大,采收、仓贮以及冷链物流技术不到位和流程管控不严谨是我国蓝莓贸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最好地保持蓝莓果实品质,最佳采后处理方式为在采收后一个小时内将蓝莓送入包装车间和预冷库中,并在另一小时内降至低温,最终贮藏温度通常为3 ~ 5℃。此后,在此温度下对蓝莓进行包装,然后将其存放入冷库,并从那里开始发货。
蓝莓从采收、包装到贮运的整个过程,温度只能下降,不能上升。整个过程每个细节都要到位,才能达到高品质果品要求。
四、加工增效,促进产业发展
由于蓝莓鲜果的价格优势,无论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市场开发,目前几乎所有发展蓝莓的国家均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鲜果上。但是,作为易腐烂的小果品种,加工业的发展为蓝莓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消费市场。
蓝莓果实中的果胶物质含量较高,易于加工。目前主要的加工产品包括直接食用的冻果、果酱、果汁、果干、果酒等,以及含有这几种形式添加物的各种加工产品,如糕点、馅饼、酸奶、冰淇淋等。
在蓝莓产品中,真正具有保健功效的是高花青素含量的果实提取物。
半个多世纪以来, 关于花青素的研究是用一种叫做“欧洲黑果越橘”( V. myrtillus)的野生蓝莓为原料开展的,它的花青素不仅质优,且其含量是现在市场商品的 5 ~ 10 倍。
然而,目前人们栽培的几乎所有的蓝莓品种由于花青素的含量或组成问题,并不适宜用来提取花青素。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在广泛引种栽培的基础上,已选育出对我国黏重土壤和夏季高温生态适应性强,果实花青素含量符合工业化提取要求的品种。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把蓝莓从高级水果真正提升到保健食品的地位,将使我国蓝莓产业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关注全民大健康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蓝莓产业则是实施这一战略、助推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也迎来了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1-7506-011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376238000@qq.com。